长期以来,学校致力于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备,三力(学习力、思想力、行动力)卓越的“三创型”(创新、创造和创业)人才,形成鲜明特色。
一、建立多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1. 全面推行综合性素质教育。推行包括专业教学计划、辅修专业教学计划、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在内的综合培养计划,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,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综合化。
2. 组建教改班实施优才优育。每年设立各类教学改革试点班30多个,通过深化协同育人机制(科教协同、校院协同、校企协同、国际协同、学科协同等),为学生“度身量造”培养方案,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每届学生1000多人,覆盖面近16%。
3. 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途径。符合条件的优秀本科生均能申请转一次专业;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跨专业类申请辅修专业或辅修学士学位;学生可参与我校与天津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名校交换培养项目,开阔学术视野。实行弹性学制,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,学制也可以延长2年。
二、着力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
1. 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。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重大需求,建立学校与社会、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,联合培养人才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,多方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、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(如未来创新实验室),按照学习、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,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,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2. 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。基于学生认知的逻辑构建以创新创业实践为驱动的课程体系,要求每个专业开设 “三个一”创新创业课程。每年超过一千万推进“国家-省级-校级-院级”四层次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以及以“一院一赛”为核心的学科竞赛资助体系建设,全校60%以上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初步训练。
3. 开展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系列创业通识教育课程,依托“国家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示范基地”搭建“一校三区”创新创业孵化平台,依托创业教育学院组建“创业精英班”,为有志于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、专业指导、投融资对接、工商注册、场地设备及实验环境等双创支撑服务。
三、强化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、合作与竞争能力
1. 设立本科海外学习交流项目。与境外一流高校合作设立“2+2”本科双学位项目、“3+1+1”本硕双学位项目、交换生项目等各类本科海外学习项目250多个,开设“传播学2+2联合班”以及 “环境工程” “软件工程”两个3+2中澳班,实施“2+2”和“3+2”双学位联合培养。
2. 加强全英专业和全英课程建设。拓展全英专业和全英课程规模,加强国际化要素建设。学校现有本科全英招生专业13个,全英课程300余门。在符合专业综合培养计划要求的前提下,大力建设具有国际学科特点和注重国际主题(国际法、国际政治、国际关系、区域文化等)的课程,引入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、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,使学生接受国际实质等效的高水平教育。
3. 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师。大力引进国(境)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,招聘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来校任教,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。通过实施“海外名师教授本科课程资助计划”,吸引海外专家来校讲授专业课程,强化跨文化学习与交流,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。
各类教学改革班一览表
类 型 | 名 称 | 选拔形式 | 面向范围 |
科学前沿研究学科交叉型人才创新班 |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 | 校内二次选拔 | 生物、计算机、软件、数学等专业 |
学术研究型人才创新班 | 计算机全英联合班 | 校内二次选拔 | 高考理科背景的新生 |
信息工程创新班(本硕、本博连读) | 高考招生 | ||
机械类创新班(本硕、本博连读) | |||
工程力学创新班(本硕、本博连读) | |||
自动化创新班(本硕连读) | ||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(本博连读) | |||
经济学创新班(本硕连读) | |||
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(本硕、本博连读) | |||
数学类(强基计划班) | |||
化学类(强基计划班) | |||
生物技术(强基计划班) | |||
材料类全英创新班(本硕、本博连读) | 高考招生 校内二次选拔 | 二次选拔面向相关专业 | |
校企合作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教改班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卓越班) | 高考招生 | |
法学(卓越法律班) | |||
软件工程(卓越班) | 高考招生 校内二次选拔 | 二次选拔面向高考理科背景的新生 | |
土木工程(卓越全英班) | |||
南航创新班 | 校内二次选拔 | 电信、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| |
国际化培养试点班 | 工商管理(全英班) | 高考招生 | |
环境工程(全英班) | |||
传播学(2+2联合班) | |||
环境工程(3+2中澳班) | |||
软件工程(3+2中澳班) | |||
信息工程中法菁英班 | 校内二次选拔 | 高考理科背景的新生 | |
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教改班 | 工业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班 | 校内二次选拔 | 理工科专业 |
电信转专业班 | |||
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 | |||
工业设计(信息与交互设计)实验班 | |||
创业型精英人才创新班 | 创业教育学院创业精英班 | 校内二次选拔 | 专业不限 |
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览表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所在学院 |
1 | 机械设计基础 |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|
2 | 城市规划原理 | 建筑学院 |
3 | 建筑设计(五-六)(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) | 建筑学院 |
4 | 建筑美学 | 建筑学院 |
5 | 种植设计 | 建筑学院 |
6 | 材料力学III | 土木与交通学院 |
7 | 高分子物理 |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|
8 | 材料与社会 |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|
9 | 化工设计 | 化学与化工学院 |
10 | 制浆原理与工程 |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|
11 |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|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|
12 | 微积分Ⅱ(一) | 数学学院 |
13 | (全英)微积分I | 数学学院 |
14 | 网络金融 | 电子商务系 |
15 | 酒店房务运营与管理 | 旅游管理系 |
16 | 酒店管理原理 | 旅游管理系 |
17 | 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 |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|
18 |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II |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|
19 | 计算机网络 |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|
20 | 数字系统创意设计 |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|
21 | 酶工程 |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|
22 |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| 环境与能源学院 |
23 | 企业战略管理 | 工商管理学院 |
24 | 管理统计学 | 工商管理学院 |
25 |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| 马克思主义学院 |
26 | 英美音乐与文化 | 外国语学院 |
27 | 学术英语 | 外国语学院 |
28 | 大学美育 | 新闻与传播学院 |
29 | 戏剧审美与剧场实验 | 新闻与传播学院 |
30 | 基于虚拟现实的金属特种铸造工艺实验 |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|
31 | 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性虚拟仿真耐火实验 | 土木与交通学院 |
32 | 健康食品良好生产虚拟仿真实践与设计 |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|
33 | 中子反射法测薄膜磁矩——领略国之重器魅力 | 物理与光电学院 |